The Japanese Garden in Daisen ParkThe Japanese Garden in Daisen Park

〒590-0801 大阪府堺市堺区大仙中町(大仙公园内)
TEL:072-247-3670(9:00〜16:30)
休园日:每周一(如果周一是节日,则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)、年末年始
  • 大仙公园日本庭园官方Instagram
  • 大仙公园日本庭园官方X

Sakai, Osaka / /

Sakai, Osaka / /

关于庭园

About us

堺自古以来在大陆与日本之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。作为遣明船的基地,堺将大陆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传播到日本,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同时,堺作为一个自由城市也繁荣发展,培养了独特的文化。大仙公园日本庭园正是一个浓缩堺历史与文化的空间。庭园采用传统的“筑山林泉回游式”,水流从桃源台流出,穿越广阔的园区,融入各处景点,最终流向大海,呈现出美丽景致。

庭园的设计师是以设计足立美术馆庭园而闻名的中根金作。中根先生以山水为主题,借助“筑山”手法用泉北丘陵的来表现山脉,通过“瀑布”“溪流”和“流动”来表现山中流水,用“池泉”来象征大阪湾。庭园的总面积为26,000平方米,其中约三分之一为水景,游客可以此为中心围绕园区一周游览。

The
Japanese
Garden
in Daisen Park

园内地图

1234567891011121314
  1. 休憩舍

    这座建筑是以“纳屋众”曾用于集会的场所为原型而建造。“纳屋众”是中世纪末期由堺的豪商们组成的组织,后来被称为“会合众”。纳屋众在堺的政治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。

  2. 池泉

    池泉象征大海,位于东岸的建筑及附属设施代表着堺市,而位于对岸的西岸则象征着中国大陆。包括与姊妹城市连云港市的关系在内,国际交流让堺市欣欣向荣。

  3. 映波桥

    在象征大海的池泉河口处有一座连接池中小岛的平桥——映波桥。象征着东岸的堺市与西岸的中国之间的桥梁。

  4. 印月桥

    与映波桥相同,印月桥同样连接池中小岛。从桥上可欣赏四季变换的风韵、细微的涟漪还有浮于水面的美景。

  5. 春燕桥

    在这座桥可眺望上游的石津溪和下游的池泉。在新绿时节,桥边的柳树下常可见到掠过的燕子,并以此作为绝佳观景地而闻名。

  6. 石津溪

    以从古至今滋养堺人民生活和文化的石津川为灵感。以远处的桃源台为源头,水流缓缓蜿蜒,还有时而急速流下的小瀑布等,呈现各具特色的景象,并最终汇入池(海)中。

  7. 桃源台

    模仿泉北丘陵所建的桃源台,以象征和平的桃源乡为灵感而设计。春天时的桃花、梅花、牡丹等花朵竞相绽放,为访客带来赏花乐趣。

  8. 流杯亭

    此处有自堺的友好城市——中国连云港市获赠的石板。石面上雕刻出蜿蜒流动的曲水。据说曲水的流动图案神似从花果山的石头中诞生的孙悟空的面容。

  9. 杜若池

    初夏时节,花菖蒲和杜若竞相开放,展现出各自的风情。跨越溪流的八桥更添清凉的氛围。

  10. 青苔亭

    渡过八桥,便是青苔亭。略显封闭的氛围,专为静静赏花而设立的休息处。不仅可赏花,还可静静感受溪流潺潺、树叶沙沙的声音,以及早春时节梅花的香气。

  11. 伞亭

    整个庭园一览无余的绝佳观景点。由此可俯瞰近处的池泉、休憩舍、印月桥、映波桥,还可遥望远处的仁德天皇陵、履中天皇陵,堪称压轴美景。

  12. 庐山

    模仿中国江西省的名胜“庐山”所建的筑山,是大仙公园日本庭园的代表景观之一,位于庭园东侧。

  13. 虎溪、飞龙瀑

    庭园内的峡谷和大瀑布以庐山的“虎溪”和“飞龙瀑”,还有与之相关的中国故事“虎溪三笑”为主题。

  14. 甘泉殿

    休憩舍的名字源于一旁涌出的清澈甘甜的泉水。

  1. 主页
  2. 关于庭园